一则新闻,该让太多爸爸妈妈们警醒了:一个2岁半的宝宝近视度!
扬州2岁半的女童小曼看人总习惯皱着眉头、眯着眼睛,医院检查,孩子双眼竟然近视度。正是由于过早并且长期使用电子产品,造成了小曼严重的后果。让人遗憾的是,小曼的高度近视不可逆转,也许随着年龄增长,近视度数还会加深。
原来为了哄孩子,家人从小曼1岁左右开始就给她看手机,每次都让她看很长时间。
之前也有一条类似的新闻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:
现在不少父母,会用手机、电脑或iPad等电子产品作为安抚宝贝的“神器”。看动画、玩游戏,听故事,这些电子产品俨然成了早教机。
孩子玩电子产品危害有多大?先来看一组网络上流传的数据:
1、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
●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.8度近视状态
●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.7秒
●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
2、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
●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.7度近视状态
●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
●平均每分钟眨眼4.67次
3、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
●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.8度近视状态
●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.3秒
●平均每分钟眨眼7.67次
CCTV的《生活提示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真实测试了一组数据。
眼科医生让5名孩子使用手机、iPad,然后对比眼睛的屈光度和泪膜破裂时间,以此来判断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损害程度。
分别选取了4岁,7岁,和13岁的儿童来完成实验。这三个年龄段正是孩子眼睛快速发育的阶段,这个时期眼睛比较娇嫩,对外界反应也比较敏锐。需要说明的是:实验本身并不会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,一段时间的放松即可恢复。
第一组实验
检测孩子眼睛的屈光度
屈光度,也就是常说的近视、远视度数,它能直接地反映出眼睛的视力水平。屈光度下降越大,说明近视度数越高。
实验前,医生让三位裸眼视力5.0的小朋友都做了眼保健操,并眺望远方,保证眼睛处于放松状态,并测试三位小朋友眼睛的屈光度,获取最初数值。
然后让三位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游戏,保证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专注于屏幕上。在连续使用20分钟电子产品后,眼睛不做任何的放松和调整,我们立刻来检测孩子眼睛的屈光度,结果会如何呢?
通过检测,我们看到:4岁小朋友双眼视力平均下降62.5度,7岁小朋友双眼视力平均下降43.75度,13岁小朋友双眼视力平均下降25度。三位试验者全部进入假性近视状态。
假性近视有什么危害?
假性近视,只是过渡到真性近视的一个过渡期。长期处于假性近视的话,大多数人是会进展成真性近视的。
据专家介绍,孩子年龄越小,受电子产品的影响越大。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,孩子的视力将出现不可逆的下降。
第二组实验
检测使用电子产品后泪膜的破裂时间
泪膜,是由泪液在眼球中形成的一层薄膜,它能够滋润眼睛,缓解疲劳。泪膜破裂时间是衡量眼睛疲劳程度的重要指标。
试验前我们检测了两位小朋友泪膜破裂时间,都处于8—10秒的正常值范围内。我们让4岁和13岁的两位小朋友玩20分钟电子产品,之后医生观察他们泪膜的破裂时间。
结果:4岁小朋友泪膜破裂时间是4.4秒,13岁小朋友泪膜破裂时间是5秒。
一般来说泪膜破裂时间是泪膜持续时间越短,说明眼睛就越疲劳。两位孩子泪膜破裂时间均未超过5秒,明显低于正常水平,已经属于干眼状态。
长期看这种电子屏幕,持续时间过长的时候,眨眼的次数会减少,那么这样的话泪液蒸发得过快,那么就会出现干眼。如果眼睛太干的话,那么角膜上皮也会出现损伤。
根据最新研究发现电子产品的蓝光会永久性灼伤眼睛的视网膜,造成视力下降,终身无法治愈。通过研究发现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,易导致头痛、眼睛疲劳干涩、视力模糊、近视度数越来越深,甚至发生“眼中风”等等问题。
怎样正确对待手机和iPad对孩子的影响?
尽管电子产品对孩子有那么多负面效应,但身处信息化社会,电子浪潮还是难以抵挡。眼科专家为“电子产品控”的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:
孩子在12岁前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。大家一定观察过孩子的用眼习惯,他们真的会目不转睛,大人这样眼睛都会有强力的刺激感,何况孩子。所以我们在无法避免使用电子产品时,带一个防蓝光的眼镜也可以给孩子提供多一重防护。
如果确实需要,每周也不要超过30分钟,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,并且做好防护措施。
孩子18岁前少用手机。眼科专家说: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视觉发育的黄金期,同时也是身体器官发育的关键性阶段,使用手机距离太近及蓝光对眼睛损伤极大。
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出去郊外玩玩。既能培养亲子关系,也能让孩子多与大自然和外界的交流。别让电子产品把孩子变成孤僻的“电子娃娃”。
↓↓↓点击"阅读原文",团购精选优品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